楊東輝 家紡產業需要民族風格
“現在中國家紡業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規模,但家紡設計中的民族化風格還不夠,制約了家紡產業發展水平提升。”11月26日,擔任首屆南通市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決賽評委會主任的我國家紡業“掌門人”——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hui)長楊東輝接受了(le)本報記者獨(du)家(jia)專訪,暢(chang)談了(le)對目前國(guo)內家(jia)紡業現(xian)狀的(de)看法。
中國家紡應有自(zi)己的民族風格(ge)
“過去中國的家紡都是從西方舶來、拷貝,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知識產權糾紛中一直處于被動地位。”楊東輝說,雖然近幾年來,通過抓知識產權、抓自主創新,中國家紡設計有了很大提高,但民族化的風格還不夠。正如國外專家評價中國家紡作品時說的“完全創新的、民族的、世界的并不多見”。相比而言,印度、巴基斯坦在這方面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家紡產品讓人一看,就知道有自己民族的風格。中華民族有(you)著(zhu)五千年的(de)燦爛文化(hua),如果從河姆渡舊(jiu)石器時代算(suan)起,至今已(yi)有(you)七千年文明(ming),中(zhong)國家(jia)紡設計應該有(you)自己的(de)民族特色(se)。
民族特(te)色(se)不是孤立的,首先要(yao)適應世(shi)界的流(liu)行潮(chao)流(liu),要(yao)將世(shi)界之(zhi)潮(chao)流(liu)與(yu)固有之(zhi)特(te)色(se)糅合(he)在(zai)一起(qi)。楊東輝說,南通(tong)(tong)的傳(chuan)統制(zhi)作工藝繡(xiu)花(hua)非(fei)常有特(te)色(se),現(xian)在(zai)就是要(yao)考慮(lv)怎樣完善(shan)在(zai)繡(xiu)花(hua)的基礎上,把民族的、傳(chuan)統的與(yu)現(xian)代的潮(chao)流(liu)結合(he)在(zai)一起(qi),更加體現(xian)南通(tong)(tong)家紡產(chan)品的特(te)色(se)。
民(min)族的(de)也是世界的(de),但(dan)挖掘(jue)民(min)族特色(se)需要有(you)一定的(de)時(shi)間(jian),楊東輝(hui)透露,中國(guo)家紡(fang)(fang)(fang)協會已(yi)有(you)計劃,準備(bei)動員全國(guo)的(de)家紡(fang)(fang)(fang)技術力量,挖掘(jue)、整理、出(chu)版一部家紡(fang)(fang)(fang)設(she)計大全《中華(hua)錦繡》。
設計要順應世界(jie)潮流(liu)
楊東(dong)輝坦言,在世界上(shang),中國家(jia)(jia)紡業仍(reng)處于國際家(jia)(jia)紡產(chan)業鏈的(de)(de)低端。從(cong)此次參賽(sai)活(huo)動來看,雖(sui)然所有參賽(sai)作品(pin)都(dou)是經過當地版(ban)權(quan)辦公室審(shen)查合(he)格、具(ju)有自主知識產(chan)權(quan)的(de)(de)原(yuan)創作品(pin),但難以掩飾其(qi)中不足:首先(xian),有些(xie)作品(pin)在設計上(shang)過滿(man),未能給別(bie)人一(yi)種想象的(de)(de)空間;其(qi)次要(yao)(yao)考慮人性化,有的(de)(de)枕頭(tou)都(dou)是滿(man)色(se)(se)花,睡在上(shang)面也不舒服,還容易劃傷小(xiao)孩皮膚,這些(xie)都(dou)需要(yao)(yao)改進;第三(san)在色(se)(se)彩(cai)上(shang)運(yun)用比較亂,加強對流行色(se)(se)和色(se)(se)彩(cai)學的(de)(de)研(yan)究(jiu)也是家(jia)(jia)紡設計師非常重要(yao)(yao)的(de)(de)工作,等等。
楊東(dong)輝說(shuo),現在市場上(shang)(shang)所見到的(de)(de)家(jia)紡(fang)產(chan)品(pin)都是(shi)時(shi)(shi)尚(shang)類的(de)(de),時(shi)(shi)尚(shang)類的(de)(de)產(chan)品(pin)就應該符合潮(chao)流設計。“遠看顏色近看花”、“摸摸面料再討(tao)價”,是(shi)消費者選購家(jia)紡(fang)產(chan)品(pin)的(de)(de)一般規律。家(jia)紡(fang)產(chan)品(pin)不(bu)能做到令消費者駐(zhu)足,吸引人的(de)(de)眼球,就很(hen)難(nan)再搞下去(qu)。因(yin)而(er),在設計上(shang)(shang),要順應流行潮(chao)流。
創品(pin)牌要先做企(qi)業文化(hua) 楊東輝認為,打造(zao)一個(ge)品(pin)牌需要時間(jian)、需要一定的市場(chang)、需要強大的資金實力(li)支撐,與之(zhi)相較(jiao),更重要的是企(qi)業還必須做實實在在的企(qi)業文化(hua)。
“爭創品牌,首先要征服自己,主要體現在市場上‘利’與‘義’的選擇上。”楊東輝說,有不少品牌擁有燦爛的歷史,但就是在“利”與“義”上發生了一時的偏頗,一個好端端的品牌就倒下去了。因此,這位專家建言,一要做到不侵權,二要學會維權。同時圍繞爭創“名企、名人、名品”,創新自我,不斷塑造自我,企業就一定會打造出名牌,實現不斷超越。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