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恐調 紡企本利雙擔憂
出口退稅調整近期成為外貿企業的關注熱點。
4月以來,市場傳出關于部分行業出口退稅率即將再次調整的消息,涉及包括服裝紡織和有色金屬類鉛、鋅、鋁等能耗高、所屬行業混亂分散的相關產品。出口退稅率的下降幅度最高更可達5%。據商務部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各部委對于調稅的分歧各異,因此具體的調整辦法仍在商榷中。“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能耗、資源性)、低附加值行業是調整的重點。
“如果下調5%,我們就真的沒有利潤了。”盡管廣交會的服裝紡織品展要到5月1日才開幕,正在趕往廣州的不少企業都發出了這樣的擔憂。
成本利潤雙擔憂
4月19日,陶杰坐上了開往廣州的列車,奔赴廣交會。作為浙江金巖紡織有限公司外貿主管,他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今年上半年他的任務額是600萬美元,到現在完成了還不到一半。“不是沒有訂單,而是怕越接單越賠錢。”
成本上漲和人民幣匯率變動眼下是他最大的擔憂。陶杰所在的企業以生產牛仔服為主,中等品質的牛仔布面料的報價已經從去年的15元/米漲到了23元/米,漲幅在30%以上。而同期,對客戶的出口報價提升幅度卻最高不過15%。
盡管客戶接受了提價,然而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提價的效果也是打了折扣。
4月15日,該公司最近一批貨發出時,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301,而訂單在一月份簽訂時,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還在6.61左右。僅此一項,相當于他每出口1000萬美元的產品,間接就被變動的匯率 “吞掉”了近100萬元的利潤。
匯率幾乎每天一變,在陶杰的行李里有一塊小白板,他說這是準備帶去會場每天把匯率寫在上面,以便跟客戶核算報價。而這個做法正是從他已經參加過廣交會的朋友那里學來的。
身處廣州的雷鳴華則表示一季度他至少有10%的訂單是被越南商人搶走了,而其實報價相差不過一米10美分。“我不得不計較這10美分,一單100萬美元的生意,這就多出1000美元的利潤。”他說自己不是一貫這樣小氣,緊迫的還是眼下的形勢。今年年后,為了挽留熟練技工,他每人每月工資增加了300元人民幣,全廠這樣的熟練工有20人,這一年的開支就多出了72000元。如果出口退稅下調超過4%,他的利潤就趕不上成本了。
多重因素影響下,為保證現金流穩定,每月返還的出口退稅款甚至被納入了企業的資金預算中。“給我們‘兜底’的就是出口退稅。”他毫不諱言。
據了解,目前國內紡織品行業的出口退稅率為13%到16%之間,而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則維持在5%左右。2010年,我國出口退稅額達到7300億元,僅紡織品項下,出口退稅約785億元,上下浮動一個百分點,直接關乎紡織行業約52億元的利潤。
“如果出口退稅真的下調5%,那么我們就肯定要賠錢了。其實現在市場訂單行情是在回升的,我們迫切希望這個政策能穩定住。”他說。
廣東省近期調查顯示, 95%的企業表示出口成本上升,其余5%的企業成本基本持平。同時約45%的企業利潤下降,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擴大了8.3%。
4月11日,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盡管6年來首現逆差,但中國紡織品服裝項下累計出口486.27億美元,同比增長23.96%。
對此,中國輕紡城總經理沈國祥表示,企業普遍提價是一個原因,但是并不意味著利潤有增加。如果繼續提價,恐怕會使采購商尋求新的供應商,中國企業反而失去國際市場份額。
轉型陣痛
面對企業的擔憂,4月15日,第109屆廣交會開幕第一天,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高虎城(專欄)在外貿企業調研會現場專門做出回應:國家的外貿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
出口退稅一直是中國進出口貿易重要的調節工具。以紡織服裝業為例,在金融危機前,為抑制出口過熱,2006年9月、2007年7月,國家曾先后兩次下調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到11%;金融危機之后,國際市場需求銳減,企業因“新勞動法”出臺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而成本上升,2010年8月,國家再次上調部分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2011年1月,因國際油價上漲,化纖行業出口退稅率也再度上調2個百分點。
而從某種程度上,出口退稅也成了國內企業的“保護傘”。在它的庇護下,國內企業把低價當優勢的做法一直沒有停止過。甚至國外采購商現在都明白,只要出口退稅率上調,即可以壓價。
不僅如此,低價增長的現狀與這個行業所造成的能源消耗比正在擴大。我國紡織行業全過程能耗大致為4.84噸標煤/噸纖維。其中,服裝行業能耗為1.05噸標煤/噸服裝,織造行業能耗為0.95噸標煤/噸纖維左右,印染行業能耗大體在2.5噸~3.2噸標煤/噸纖維之間,平均為2.84噸標煤/噸纖維,因此紡織業成為節能改革的重點。
隨著“調結構”成為中央經濟工作的重心,長期置于“保護傘”下的紡織企業開始感受到轉型的陣痛。
在2011北京春季紗線展上,來自紹興的一家紗線制造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今年他們推出的新產品,最突出的特點在于延展性和透水性大幅提升。但是這些新產品卻并不是他展臺上的主打產品。對此他表示:“帶這些新品來是為了表明技術實力,但是新產品的價格普遍比一般產品貴10%左右,面料企業的采購意愿不高。”
展會上的面料采購商則透露,除了極少一部分高檔服裝品牌商會對面料要求做嚴格規定,一般的服裝商都強調價格,在一般面料都上漲的情況下,自然不會為新功能面料買單。而在終端產品上,服裝成品生產企業對外提價空間有限,對內成本上漲和匯率調整不可控,原材料采購的價格自然也是能低就低。
這樣一個傳導模式,引發業界人士擔憂。
“稅收作為結構調整的杠桿作用,過去我們體現在量上,現在正力爭體現在結構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說,“不同區域、處于產業鏈不同位置的企業實際情況不同,但是‘一刀切’的調整方式是不是合理,還需要討論。”
他提示,現在出口退稅主要由出口企業獲得,在這個利益的驅使下,對于成本的壓減就傳導到了產業鏈的上游,這可能會導致上游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從而也拖慢產業的創新速度。
“轉向國內市場是我們的考慮之一,今年我們會參加幾個國內的展會。不過國內渠道的建設費用也不菲。”陶杰說。據浙江省商務廳曾做過一個抽樣統計顯示,浙江企業通過展會渠道找到單個客戶的成本是500元。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