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支付寶平臺發展得如火如荼之時,支付寶宣布首次進軍境外市場O2O(Online to Offline)業務,在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兩地推(tui)出支(zhi)付寶(bao)“當面付”條碼付款(kuan),未來(lai)更可能(neng)推(tui)廣(guang)至韓國等地區,但銀(yin)行界人士稱,支(zhi)付寶(bao)錢包推(tui)出這種支(zhi)付手段,需(xu)要與當地銀(yin)行、監(jian)管(guan)機構進行溝(gou)通合作,并需(xu)要向公眾強(qiang)調(diao)其中風險,而臺灣金(jin)融監(jian)督管(guan)理委員(yuan)會(hui)更稱此(ci)手法(fa)可能(neng)違法(fa)。

支付寶當面付
支付寶旗下的O2O業務未來將進軍香港的336家利亞零售旗下OK便利店、90家卓悅門店以及19家佐丹奴核心商圈門店,這些零售商家都將支持支付寶“當面付”條碼付款,消費者在結賬時,只需打開手機程序支付(fu)寶錢包“當面付(fu)”條碼(ma)付(fu)款功(gong)能,由(you)收銀員掃描相關條碼(ma),便可以(yi)完成付(fu)款,結(jie)算(suan)金(jin)額以(yi)當天的匯率折算(suan)成人民(min)幣,直接從支付(fu)寶賬戶中(zhong)扣除。
香港金融(rong)管(guan)理局(ju)稱,阿(a)里巴(ba)巴(ba)旗下支付寶(bao)錢包平臺(tai),不屬于本地認可機構范圍(wei),不會(hui)受到監(jian)管(guan),但當(dang)局(ju)已經留意到PayPal及支付寶(bao)等非卡類的(de)儲值支付產(chan)(chan)品(pin)在香港大受歡迎,目前香港金管(guan)局(ju)正準備修(xiu)例(li)擴大現行的(de)監(jian)管(guan)制(zhi)度,以覆蓋(gai)相關零售支付產(chan)(chan)品(pin)服務,在修(xiu)訂條例(li)草案內引入儲值支付產(chan)(chan)品(pin)的(de)強制(zhi)發牌安排。
“香港一定要加強新的監管要求,加強支付寶的透明度,向消費者強調其風險。”香港銀行學會高級顧問陳鳳翔說,互聯網金融確實是2014年的發展(zhan)方(fang)向,但(dan)監管(guan)機構(gou)該怎樣盡力配合(he)和完善相關的監管(guan)制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目前(qian),在(zai)香(xiang)港的(de)便利(li)店(dian)中,為大眾(zhong)普遍(bian)所(suo)知的(de)支付方式是“八達通(tong)”,而(er)這張香(xiang)港通(tong)用的(de)電(dian)子卡可以搭乘地鐵,在(zai)便利(li)店(dian)、超市等購物,而(er)在(zai)現行(xing)的(de)《銀行(xing)業條例》下,“八達通(tong)”已(yi)持有(you)金管局(ju)頒發的(de)“接受存(cun)款”的(de)公司牌照,一旦(dan)“八達通(tong)”出(chu)現錯扣(kou)錢(qian)的(de)事件(jian),香(xiang)港金管局(ju)會迅速反應(ying),要求(qiu)八達通(tong)卡公司檢(jian)討相關(guan)交易(yi),并主動(dong)即時向相關(guan)客(ke)戶(hu)退(tui)款。
陳鳳翔稱,如果(guo)支付寶錢包發生違約事故,香港(gang)的消費者(zhe)可能會面臨投訴無門的局面,所以,他認為,監管當局應該在(zai)推出支付寶錢包初(chu)期便加強對消費者(zhe)的教(jiao)育。
而臺灣地區的統一阪急百貨昨日已經開始支持支付寶錢包條碼支付,但根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金融監(jian)督管理委員(yuan)會”稱,統一阪(ban)急臺北(bei)店接受支付寶付款將面臨違法(fa)工具消費的風險,監(jian)管當局正在與相關經濟(ji)部門討論法(fa)規問題。
在臺灣(wan)金管會(hui)稱統一(yi)阪急(ji)開(kai)放支付(fu)(fu)寶(bao)結賬(zhang)屬(shu)于違法后,統一(yi)阪急(ji)臺北店于昨晚立刻暫(zan)停(ting)了此項(xiang)支付(fu)(fu)服務措(cuo)施,以配合主管機關(guan)有關(guan)法規與(yu)作業程序的再確認。而該店稱,是透過從事跨境(jing)交易服務的藍(lan)新(xin)公(gong)司導(dao)入支付(fu)(fu)寶(bao)服務的,引入服務的初衷原本(ben)是希望(wang)能(neng)提(ti)供大陸旅客更多元的消費付(fu)(fu)款方式(shi)。